【讀書筆記】The Cold Start Problem #2

Wendy Hsu
7 min readJul 6, 2022

--

The Cold Start Problem 是 Andrew Chen 去年出版的作品,他訪問了很多的企業與投資人所整理出來的作品,本書主要以 Network Effect 從開始成型到走下坡的循環的架構,提供相關的案例,與一些可以嘗試的解法為主要內容念下。 這是 Part 2 ,其他 part:

Part 1 Network Effect, The cold start problem framework & #1 THE COLD START PROBLEM: https://wendyhsu.medium.com/%E8%AE%80%E6%9B%B8%E7%AD%86%E8%A8%98-the-cold-start-problem-2-1-8138a90a8a01
Part 3 #3 ESCAPE VELOCITY, #4 THE CEILING & #5 THE MOAT: https://wendyhsu.medium.com/%E8%AE%80%E6%9B%B8%E7%AD%86%E8%A8%98-the-cold-start-problem-3-78962be5a3b8

#2 THE TIPPING POINT

摘要
要能成功突破 Tipping Point 有兩件重要的事:
1. 建立健康的 Network,當 Network 中的用戶得到良好的體驗,口碑效應才有可能發揮,得以自然成長。像是 Tinder 網絡中都是學生,其他城市與國家的相似群族的人們被吸引,也想認識用 Tinder 的人們,效果就會自然的發揮。
2. 用各種創意的方式去複製健康的 Network,像是 Uber 就是以他們各種行銷手法聞名像是 Uber 冰淇淋車,以及直升機服務等,都成功引起了話題。還有操作得當的 Invit-only 也會引起人們注意。

當解決了 The Cold Start Problem,產生了第一個 Atomic Network,接下來就是要創造更多的 Networks,有可能像是 Tinder 是一個個城市複製的,也可能像是 Slack 是一個個團隊複製,持續的產生更多的 Network,直到拿下大部分市場,達到 Tipping Point。

Tinder 在一開始時,是由 USC 的校園 Party 開始產生一個個的 Network,再發展到不同的學校,而 Tinder 很快的也在一個個 Party 中,在一個月內成長到 50 萬的下載量,然後再擴張到全美的校園中。辦 Party 的策略確實,為 Tinder 解決了第一階段的 The Cold Start Problem。Tinder 持續擴展辦 Party 的策略到校園大使。在 2 年內, 進入 App Store 的前 25 名社交 App,而且有著完整的商業模式,在非遊戲類中的獲利更勝過 Netflix 及 Spotify 。而作者認為面對 Tipping Point 策略,就是要靠”創意”。

Strategy: Invite-only

當你下了一個 App 或打開一個服務,上面卻寫 “ 你需要邀請,才能註冊我們的服務” ,沒有人看到這段話,會開心。特別是新用戶,他們就是很想試試試這個產品,這種很想試試的需求,也就是 Invite-only 的核心。

Invite-only 這個機制,就像是複製貼上的功能一樣,如果你開始建立 Network ,並且給了 Invite,就會像複製貼上一般,產生更多的 Network。Invite-only 可以讓用戶剛開始使用時,會有較好的體驗,就像是去參加晚宴,你最好的朋友邀請你去參加,你一進去就看到一些熟面孔,看到你好朋友們,還有一些新朋友,讓你跟不同的朋友們一起創造好的晚餐體驗。而 Intie-only 也是一樣的概念, 當新用戶進入一個服務中,至少會看到邀請他們的朋友。一般而言,愈是親近的朋友,你就會愈早邀請,然後一直帶入更多的朋友,也會豐富你的使用經驗。Linkedin 也將這個機制不斷的優化,他們請新用戶提供 Email 聯絡人,去邀請他們加入,還有 “People you may know”,讓用戶可以去擴大自已的 Network。

除了社交型產品, Invtie-only 也是一個讓用戶感受到自己獨特,優先使用產品的好方式。 Gmail 在一開始時,也是以 Invtie-only 才能使用,而且當時在 eBay 上 Invite 一度被喊價到 150 美元,因為早點註冊,你就能拿到一個好名字,早期用戶可能可以直接註冊到 wendyhsu@gmail.com 就不用像我後面加一些的沒的數字了。

不過 Invtie-only 也是一個雙面刃,因為他需要額外的開發,而且可能會讓一開很有熱度的產品,帶去快速獲取第一群用戶的機會,讓 Network 變得太小,而無法解決 The Cold Start Problem。

總而言之,Network 產品,其中的 Network 有誰在上面? 為什麼他們在上面? 他們如何跟其他人互動? 都是很需要思考的部分,才能讓你了解如何設計你的產品的文化、機制與最終的目標。

Strategy: Come for The Tool, Stay For the Network

其實在 Instagram 問世前,還有一個有點像是他前輩的作品,就是 Hipstamatic,也是一個提供濾鏡的修片工具,但是他修一張照片需要 10 秒鐘,而且修完用戶需要自己上傳到社交產品上。但 Instagram 卻解決了這些問題。在 Chris Dixon 所提供 Come for The Tool, Stay For the Network中,很多產品都有個人使用情況,但會再分享出來,像是 Google Suite 你可以自己寫文件,再分享給別人。而在 Network 這種個人使用的情況,通常會成長到一個 Tipping Point 如下圖:

Chen, Andrew. The Cold Start Problem (p. 146). HarperCollins. Kindle Edition.

不過也不是每個服務都有個人使用模式,像是通訊 App。但是若是工具型產品發展的好,也會帶動整個產品 Network 的建立。

其中的模式就是:

建立 + 分享 → Instagram, YouTube, G Suit, Linkedin
整理 + 協作 → Pinterest, Asana, Dropbox
系統紀錄 + 持續更新 → Open Table, GitHub
尋找 + 貢獻 → Yelp, Glassdoor, Zillow

Strategy: Paying Up For Launch

作者提到了 Uber 一開始的司機時薪保證,10 趟每趟多加 1 美元,Referal 等各種作法。主要的就是一些補貼方式,去建立 Network。其中,有提到一個是跟夥伴合作,提到了 Microsoft 與 IBM 早期合作, IBM 做電腦,裝上 Dos 系統,讓 Microsoft 能在一開始搶下市場。

Strategy: Flintstoning

很多的產品在初期,都會需要透過很多人力的運作才能完善服務,而目標就是先用人工方式,讓 Network 建立好。但常常會有種過度人工的感覺,他的發展會有下面幾個階段:
- 純人工
- 混合式,或有一些工具輔助,再配合人工協助
- 全自動化,透過演算法來處理

極至的例子就是當年任天堂發布 Switch 的策略,讓馬力歐奧得賽跟薩爾達配合獨加發售,透過內部的 Studio 的廣大製作團隊,讓 Swtich 在前幾年就賣出了 7000 萬台,成為任天堂史上最成功的產品,在遊戲業這個叫做 First- Party Content ,Xbox 也是以此策略,大舉收購各家遊戲製作公司。近年來也擴展到其他產品,YouTube 及 Spotify 也都開始發展 First- Party Conte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