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公務員到矽谷新創產品經理 (3)】轉職學習歷程

Wendy Hsu
7 min readJun 12, 2022

--

在我照表操課,去上完了 2 個 Bootcamp 後,我其實對於自己是否能勝任資料分析師的工作充滿各種疑慮,畢竟上一般上 Java 跟其他程式語言時,我常常一之半解,作業寫了,但我還是不知道這到底實務上是… 但還好分析師只要會 SQL 跟用 GA 那些工具…?

回想一下,共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0. 確認自己有沒有可能走下去 ( 0~3 個月)
1. 順利完成 Bootcamp 畢業專案,從專案中了解我應該行 (6~12個月)
2.有能力掌握,團隊所提出的各種需求 (第 1 年)
3.有能力去幫助同事,梳理問題,一同透過資料找到答案 (第 1.5 年)
4.找到答案,但大家不一定有空做,我就開始做了起來…? (第 2年)
5. 轉職成產品經理,與 Mozilla 團隊一同學習與建立產品管理流程 (第 3 年)
6. 成產品的主要 Owner (第 4 年)

Stage 0: 確認自己有沒有可能走下去 ( 0~3 個月)
我研究了一下 SQL 的課程,有一些線上可以直接作題目的資源像是 Codecademy 去了解一些實際寫起來的情況,跟我可不可以慢慢看答案把課程完成,了解一下自己有沒有慧根?

然後,還有 Alpha Camp 的行銷課與自修一些 Tracking、GA、Google Ads、Facebook Ads 及 SEO等,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快速了解與掌握這些知識,還有我到底有沒有興趣。結論,就是我超愛,我每天都不斷的爬文想了解這些東西如何運作,並幻想有一天我是不是可以做個廣告系統?

Stage 1 : 順利完成 Bootcamp 畢業專案,從專案中了解我應該行 (6~12個月)
為了對於實務有更深的了解,我還去上了資策會大數據的課,然後跟同學一起接了企業分析專案,做了一個再次購買的預測,我在裡面主要負責清資料跟整理資料,這個經驗跟我後來實務很相像,而且我也發現,我真的很愛看資料庫,我覺得很多欄位都很有趣,更加確定了我想繼續走下去。

並且,開始參加各種社群活動跟講座,想認識一下真的從事相關工作的人,資料分析的涵蓋很廣,出路也很多元,那時我認識我的前老闆 Phiar 的 Founder ,他還在念博士,主要是做 Deep Learning,跟他仔細聊過後,我想我選做資料分析是對的,那個數學真的太難…? 我就算照著把東西跑完,但也是看不懂怎樣改 script … 感謝被我煩過的資料領域的前輩們 ,讓我了解到比較適合我的發展路線。
這裡給大家一個請教別人的小 Tip,你可以以想對方分享他的工作或領域的角度,提供明確的問題出發,對方一般是比較有可能回應,但也不是 100% 喔! 畢竟大家都很忙,所以只能多試看看。但千萬別把自己的問題丟給別人,比如: 我想轉職,但不知道我適合…. 對方不認識你,他其實也很難作判斷,我收到時,會覺得有種負擔很重的感覺,我也不知道怎樣回…
想了解 Data 領域的話,歡迎加入 Data Science Meetup,我們會有定期的版聚分享文章 Taiwan Data Science Meetup

Stage 2: 有能力掌握,團隊所提出的各種需求 (第 2 年)
開始當分析師,可以獨立撈取各種資料,並了解資料如何搜集,資料庫結構,我是透過當同事提需求時,我可以撈取他所需要的數據來確認我到底有沒有掌握這項能力。
此外,也能夠掌握第三方資料像是 Google、Facebook 及 Appflyers ,以幫助產品了解用戶在進到產品來之前的旅程,並且可以把這些資料與現有資料結合,進行分析,使讓 Task 有更完整的資訊,協助同事做出決策。

Stage 3: 有能力去幫助同事,梳理與找到對的問題,並一同透過資料找到答案 (第 3 年)
有能力可以協助同事定義問題 ,可以與同事討論,並了解他們想看到資料背後的原因,一起定義問題與假說,提升資料分析對於團隊的價值。並且能獨立完成產品分析,與團隊一同定義重要的 Metrics。你可以想想不同的 Function 他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 行銷 — 透過數據了解我們的品牌價值? 如何運用數據得到的分析去幫助他們與客戶進行溝通新的功能? 如何去開發新客戶?
- 營運 — 如何透過數據去了解我們現在營運否順暢? 怎樣去發現以及歸納常見的問題? 如何去排序客戶問題的優先次序?
- 產品 — 如何與產品團隊一起定義衡量產品成功的指標
怎樣確定有這個能力呢? 就是當你可以獨立,在看完產品的資料庫後,整理出來我們每天需要關注的數據,並清楚了解這些數據為什麼對於團隊很重要,他們可以如何幫助團隊前進,你就具備了這項能力。
此外,當想看的數據不存在時,我有能力可以整體規劃資料收集與運用的流程與方案,讓團隊可以明確的了解如何定義資料的收集。並且有能力去跟後端工程師及資料工程師一起規劃與定義,如何儲存資料,資料需要如何整理。
簡言之,原本我只是使用資料的人,但我現在要去定義我需要的資料有哪些,這些資料的價值在哪裡。

Stage 4: 轉職成產品經理,與 Mozilla 團隊一同學習與建立產品管理流程 (第 4 ~ 5 年)
雖然當資料分析師也滿開心的,也有同事運用我的分析,但我有時還是會覺得,這邊有很重要的 Insight 有人看見嗎? 這邊有很重要的事發生有人看見嗎? 我們是不是應該要有所行動? 就因為這個有所行動,我剛好看到了 Mozilla 台北辦公室在找 Firefox Lite 的 Growth Product Manager,我就試著申請了,也幸運的得到機會加入。
但是,就在入職那天,他們對我說,因為產品改版,你可以當一般的 Product Manager 嗎? (其實也不是個問句,就是個肯定句) 那時,來了新的 GM 辦公室進入了 Designer 也要當 PM 的大 PM 時代,但還好有資深 PM 與UX Designer 們的幫忙,我就順利的轉為 PM。
在 Mozilla 我學習到了很多,特別是 UX Design Flow 的設計與討論,以及再次與 Data 的同事們合作,一起建構產品數據的 Dashboard 與 AB Test 的流程。

Stage 5: 成產品的主要 Owner ,加強專案管理能力 (第 5 年)
由於,團隊又再次改組,把團隊分成 4 組,3 組做新構想研究,1組做 Firefox Lite 產品優化。也因為這次的機會,我們 Team 可以一起思考產品的策略,以及構新功能。我也開始負責了團隊目標的規劃,建構 Roadmap。
這時我也發現了,向上管理對公司政治對我的困難,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溝通,但我總覺得成效不彰。這也讓我意識到了,我一直以來對於大公司的困難,我真的不大會換位主管們的思考? 這也成為後來我選擇在新創工作的重要的原因。
後來,我就到了矽谷新創 Phiar ,因為都以2B的案子為主,所以其實我比較像是 Program Manager 的角色,幫大家對時程,討論功能開發的進度,以及如何整理 Tasks 及主持公司會議等工作。我與團隊一起嘗試過不同的工具,到最後我們還是走向了 Jira ,並且也比較能定義如何一起使用這個工具來協作。

工作至今的心得是~

不斷學習能力真的很重要
算算其實我真正加入相關產業也只有 5 年左右的時間,但我學會了很多,從技術能力這種硬實力,到管理溝通這種軟實力,各式各樣,我享受不斷的在工作中學習,而我想這也是我熱愛每一份我從事過的工作的原因。
我分析了了一下,為什麼我這麼喜歡學東西呢?
我喜歡學了後,就能馬上使用發揮功能的這種感覺,這會讓我很開心,我想這也是我個人的一個價值觀,勝任-學習以滿足現在工作的需要。

熱愛學習,以及探索未知的事也是從事產品經理與資料分析必備的心態,在考慮要從事這兩樣工作前,也可以想想這是不是你想要的! 雖然,我也常常有 Imposter syndrome ,但是在工作一段時間以後,我也漸漸習慣了,很多事都沒有人做過,但成為做個的人不是一個很酷的經驗嗎?

了解自己會喜歡的工作也很重要
一開始我們都是看著 JD 在構思職涯,但大家在經歷了 2 份工作後,也可以試著想想自己理想的工作是怎樣呢? 對於我來說,我理想的工作會包含下列幾項:
1. 產品價值: 令我認同的產品價值,產品必需要幫助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2. 公司管理風格: 希望公司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有 Data driven 或 Data informed
3. 個人技能成長: 是不是符合我下一項目標技能成長? 比如可以接觸產品策略,以及要管理人,是我下一項工作中想要有的。
4. 團隊: 團隊的成員 Tone 是不是合,我是不是覺得我可以與他們溝通?
5. 技術: 有趣的新技術,或可以學習到其他技術或是產業知識的機會

如果懶得看的話,我跟我朋友有個 Podcast 在訪問職涯,有關於我的集數: https://linktr.ee/diss_club
大家記得 Fallow 本月有採訪從事資料科學家的東大博士~

--

--